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注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yè)資訊 >> 中行總部員工猝死 金融業(yè)成亞健康重災區(qū)

中行總部員工猝死 金融業(yè)成亞健康重災區(qū)

2014-01-01 10:17:16 報告大廳(158dcq.cn) 字號: T| T
分享到:

  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1985年出生,畢業(yè)于北京大學,當年山東曲阜高考狀元,就職于中國銀行總行公司部,聽到這些描述,不少人會羨慕這個就職于高大上金融圈的年輕人吧。

  但讓人痛心的是,今年春節(jié)長假期間,這名獨居的男員工猝死在自己的房間里,春節(jié)長假過后兩天還沒來上班,直到警方破門而入才發(fā)現他已經去世四天,據知情人士透露,是醉酒沒有醒過來。

  這位年輕人的不幸遭遇引發(fā)大家對于金融圈工作狀態(tài)的關注。當然不能判斷說,這位年輕員工猝死就是金融行業(yè)工作壓力大導致的可能意外的成分居多。不過,這兩年金融圈員工意外事件也確實是時由耳聞,有的和工作壓力還是有一定關系的。

  查看中國報告大廳發(fā)布的《2012-2013年中國金融業(yè)IT應用市場研究年度報告

  2011年,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普華永道的一位女白領,在高強度工作壓力下因急性腦膜炎去世;2012年,國信證券投行部業(yè)務部33歲的執(zhí)行總經理郭熙敏,因心臟病離世;就在去年,一個在倫敦金融城頂尖銀行奮力打拼的21歲實習生,連續(xù)三天每天工作21小時后暈倒,搶救無效去世。

  不可否認,一直以來,在金融圈,高收入、高福利的標簽總是與工作超負荷和壓力大的標簽并存。不管是追求極致、完美主義的工作狂,還是被領導、業(yè)績壓力所迫的新人,連續(xù)瘋狂加班、凌晨打車回家、甚至通宵達旦,都不是什么罕見的經歷,包括金融中高層也需要承受很大的壓力。

  記者王浩采訪到一家股份制銀行從業(yè)者的張云,他說,在銀行工作,外面的人看你挺風光,賺錢又不累,于是送個綽號叫“高帥富”,但自己的苦自己知道,從事金融工作,各種考核指標時刻懸在頭頂,要想掙到錢,就要無理由完成任務,否則準備待崗吧。

  張云:企業(yè)的業(yè)務經理,表面上看他們很風光,其實真不是那樣的,有些時候陪客戶吃飯不得笑一晚上臉都笑木了,喝酒喝太多對身體不好。老百姓他不會覺得說你這個東西有多少艱難,他只會覺得你好的一面,只能說家里有人是干金融的才能明白干金融的不容易,只能這么說。

  張云說,不少金融人是年輕的時候拿身體賺錢,歲數大了拿錢養(yǎng)身體,這是一種可悲的循環(huán)。

  張云:以招行的柜員來講,他們吃飯是沒有時間的,有可能中午一頓中午飯要下午3點才吃,一個人還要負責一些事項,還有監(jiān)制一些存款的任務。有時候干一天活下來,突然間有人罵你一句,你心理就堵得荒,從崗位的角度來講,你又不能和客戶有過多的交涉,所以現在真是比較難做。關鍵現在找一份比較穩(wěn)定的工作確實比較難,競爭都非常激烈。你要進入銀行,你估計從外人角度講你發(fā)展肯定會特別特別好,給別人感覺工作又體面掙的又多。但是,從人生規(guī)劃來講,你這個路有點走窄了,我們在銀行好干,你出了門不可能再干別的了,現在好多人都覺得銀行因為壓力大。所以,制訂一個人生規(guī)劃,比如干到40,我的錢掙出來了,剩些年我就不干這個了,我干點別的去,干點比較簡單的工作,恨不得錢掙少點,不要太累。年輕的時候拿身體掙錢,歲數大的時候拿錢養(yǎng)身體,其實是比較可悲的人生狀態(tài)吧。

  金融分析師魯政委告訴記者,自己每天工作10-12個小時,各種出差去年一年飛了117次,工作強度相當大。

  魯政委:我每天工作的時間基本上是10-12個小時,中午只有一個小時休息時間。我個人平均每一個星期,我差不多是一個星期要寫兩到三篇報告,這還不包括看別人的報告。你知道我去年一年出了多少趟差嗎?我去年一年參加了業(yè)務會90次,90次是什么概念呢?全年不算放假也就52周,然后我去年一年飛機上統(tǒng)計了我是飛了117次,我跟飛行員的工作量差不多,因為飛行員通常是做一休二,飛一天休息兩天,你想想這樣的工作強度不算大嗎?

  不過,有來自另外一家銀行的工作人員卻告訴記者,工作壓力一定程度上也跟個人的選擇有關,有的人天生工作狂。

  重度亞健康的Top5行業(yè)

  根據2012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與國內機構等聯(lián)合調查,進出口貿易、金融、電信、IT和專業(yè)服務等五大行業(yè),成為重度亞健康的Top5行業(yè)。同時亞健康人群逐漸年輕化、白領化。

  去年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與體檢機構聯(lián)合發(fā)布的調查顯示,中國金融從業(yè)人員健康狀況不佳,在參加體檢的6638人中,僅有16人完全正常,八成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

  不光是普通員工,《財富》雜志中文版聯(lián)合北京易普斯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最新發(fā)布一份報告——2013中國高級經理人壓力狀況調查。數據顯示,最近3年內,高級經理人中感受到較大壓力的人數比例呈現增長的趨勢,2013年有77.2%的高級經理人面臨高壓力困擾,消極情緒很普遍。

  這項調查已經連續(xù)開展十年,在最新的調查結果中,一個特別值得關注的變化是,“越來越差的空氣質量”第一次成為最多經理人感受到的壓力來源,占比44.2%。2013年,全國霧霾天創(chuàng)下了52年來之最,影響全國25個省份、100多個大中型城市,有首歌唱到“會呼吸的痛”,用在這兒真是合適。

  繼續(xù)看高級經理人的壓力源,緊隨其后還來自于:居住環(huán)境及出行過度擁擠(34.5%);全球經濟低迷,影響企業(yè)發(fā)展(32.4%);工作負荷大、要求多(32.4%)。

  其他的,包括生活瑣事、婚戀問題以及心理困擾等,則是排在最后的,是最少帶給高級經理人群體壓力的事件。

  雖然壓力難以精確測量,但這份報告也很能說明問題。高級經理人不是業(yè)主,卻是企業(yè)最高管理者的群體,他們迅速崛起、日漸龐大,手握企業(yè)資源調動大權的同時,也不得不承受因此而帶來的責任。尤其是中層管理者,成為感受到最高壓力的群體,因為他們更像是一個“夾心層”,受到上級績效要求和調動協(xié)調下屬的雙重壓力。

  事實上,對更多的普通公司人尤其是在一線大城市的公司人來說,壓力無處不在。在北京上班的白領一族郭女士就表示,在功利的社會環(huán)境下,成功的標準不外乎有錢、有房、有車……房價高企、霧霾天氣頻發(fā)、生活成本增加、交通擁堵等各種因素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加劇了來自工作方面的壓力。

  郭女士:可能因為現在我還是單身,所以更多的工作上面有時候需要加班,節(jié)假日也不能休息,再就是我覺得在北京這兩年可能生活環(huán)境就是特別厭倦、厭煩,想到一出門就要有霧霾天,堵車,特別的崩潰,現在物價又上漲。

  壓力產生負面影響

  2013年,壓力對高級經理人個人生活方面帶來的影響排在首位的仍然是“產生消極情緒”,其次是產生失眠或其他睡眠問題。在對工作方面帶來的負面影響上,主要是“工作效率降低”和“對工作缺乏興趣”。這幾方面的影響相比去年都更加惡化。

  企業(yè)家案例

  搜狐首席執(zhí)行官張朝陽

  2013年,消失于公眾視線也遠離企業(yè)管理一年之久的張朝陽,在《楊瀾訪談錄》坦言:我這么有錢,卻這么痛苦。焦慮、抑郁……精神上常常處于一種外人無法理解的恐懼之中。我跟團隊說我不能工作了,必須去解決我的問題。

  創(chuàng)新工場CEO李開復

  2013年9月,歷任蘋果、微軟、谷歌高層管理者的李開復,通過微博對外宣布自己罹患淋巴癌,全身有20多處腫瘤,得病原因是作息不規(guī)律、長期熬夜,以及壓力過大。

  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專家分析,工作超負荷、精神壓力大和不良生活方式是造成亞健康的關鍵因素,在生活方式上,比如吸煙、飲酒、缺乏體育鍛煉、飲食結構不合理及營養(yǎng)過剩等,都是導致肥胖、血脂異常、脂肪肝的主要原因。

  在這種情況下,還保險企業(yè)甚至推出了專門針對猝死事故的保險——“壓力山大險”,主要針對20-40周歲人群,并且列出了十大猝死高危行業(yè)。但比起購買保險,回歸健康的生活工作狀態(tài)也許是更應該做的。北京的上班族郭女士就說,運動是自己緩解壓力的方式之一。

  最新發(fā)布的2013中國高級經理人壓力狀況調查顯示,有更多的高級經理人通過慢跑或散步來緩解壓力,同時也更多的采用聽音樂、看電視或電影等休閑娛樂方式。這是從個人的角度來說。

  從企業(yè)方面來說,為了關注和緩解員工心理健康和壓力,像組織郊游、K歌等常規(guī)的集體活動,仍然被最多的企業(yè)所采用。同時,也有33.7%的企業(yè)積極為員工營造積極快樂互助的工作環(huán)境,比如把健身納入績效考核、在工作地點配備健身設施等。

更多金融業(yè)行業(yè)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金融業(yè)行業(yè)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yè)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yè)發(fā)展態(tài)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yè)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金融業(yè)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咨詢
商業(yè)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咨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制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yè)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lián)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條款
實力鑒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