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是指人們就其智力勞動成果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通常是國家賦予創(chuàng)造者對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時期內享有的專有權或獨占權(exclusive right)。以下為知識產權發(fā)展趨勢分析。
知識產權從本質上說是一種無形財產權,他的客體是智力成果或是知識產品,是一種無形財產或者一種沒有形體的精神財富,是創(chuàng)造性的智力勞動所創(chuàng)造的勞動成果。它與房屋、汽車等有形財產一樣,都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都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
通過對知識產權發(fā)展趨勢分析,我國知識產權事業(yè)發(fā)展各項指標量質齊升,企業(yè)知識產權創(chuàng)造運用主體地位持續(xù)穩(wěn)固。1985年《專利法》施行以來,中國的專利年度申請量由最初的 1.4 萬件不斷攀升,至 2016 年,我國專利申請量達為 347 萬件,同比增長 24%,過去五年平均年增長率約 14%。
2015 年,國內發(fā)明專利申請量為 88 萬件,同比增長 20%;實用新型專利申請 106 萬件,同比增長 31%;外觀設計專利申請 51 萬件,同比增長 1.3%。2016 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受理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國際申請 4.50 萬件,同比增長 47.3%。其中,4.22 萬件來自國內,同比增長 48.5%;0.28 萬件來自國外,同比增長 31.2%。2016 年,PCT國際申請超過 100 件的省(區(qū)、市)達到 19 個,較 2015 年增加 3個。
根據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官方網站顯示,截至 2016 年底,我國國內(不含港澳臺)發(fā)明專利擁有量共計 110.3 萬件,每萬人口發(fā)明專利擁有量達到 8.0 件。每萬人口發(fā)明專利擁有量排名前十位的省(區(qū)、市)依次為:北京(76.8 件)、上海(35.2 件)、江蘇(18.4 件)、浙江(16.5件)、廣東(15.5 件)、天津(14.7 件)、陜西(7.3 件)、遼寧(6.4 件)、安徽(6.4 件)、山東(6.3 件)。
通過對知識產權發(fā)展趨勢分析,“十三五”時期是我國由知識產權大國向知識產權強國邁進的戰(zhàn)略機遇期。根據顯示,到 2020 年,每萬人口發(fā)明專利擁有量達到 12 件,PCT 專利申請量達到 6 萬件,年度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金額達到 1800 億元。國務院提出了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國”的目標,知識產權快速發(fā)展倒逼著配套服務需求增加,供需矛盾持續(xù)激化使得知識產權服務業(yè)有望成為下一個風口。受到國家眾多政策的影響,知識產權服務的發(fā)展迎來春天。
截至 2017 年 3 月底,我國商標累計申請量 2293.1 萬件,累計注冊量 1514.5 萬件,有效注冊商標量 1293.7 萬件。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在 2016 年中國知識產權發(fā)展狀況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2016 年受理商標注冊申請 369.1 萬件,同比增長 28.35%,連續(xù) 15 年居世界第一。
整個“十二五”期間,商標申請量平均每年接近20%的速度在增長。截至 2016 年底,有效商標注冊量達到 1237.6 萬件。我國申請人提交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申請 3014 件,同比增長29.8%。2016 年,我國商標申請量達 369 萬件,同比增長 28%,過去五年平均年增長率約25%。
2015 年,商標局受理商標異議申請 59122 件,同比增長 36.23%;受理商標續(xù)展注冊申請129876件,同比減少6.65%;受理變更商標注冊事項申請211021件,同比增長22.42%;受理商標轉讓申請 142601 件,同比增長 18.93%;受理商標注銷、撤銷申請 38378 件,同比增長 26.94%;受理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備案申請 17173 件,同比減少 25.75%。以上便是知識產權發(fā)展趨勢的所有分析了。
更多知識產權行業(yè)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知識產權行業(yè)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yè)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yè)發(fā)展態(tài)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yè)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