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利用率維持高位,遠優(yōu)于其他能源。全球核反應堆中以壓水堆為主,2020年核電的電源工程投資完成額為506億美元,增速達到0.29%,以下是核電燃料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分析。
世界范圍內的鈾礦開采主要有3種方法:露天開采、地下開采和原地浸出法(ISR)。核電燃料行業(yè)分析指出,露天采礦主要在澳大利亞、尼日爾、納米比亞等地采用,這些地方的鈾礦床相對比較接近地表,可采用爆破、反鏟挖土機和自動傾卸卡車挖取。
核電燃料行業(yè)發(fā)展趨勢指出,我國在2016-2019經歷了三年“零審批”階段,“十三五”規(guī)劃恐難以完成,后續(xù)機組開工需求迫切。根據國家能源局新聞發(fā)布會,2019年上半年山東榮成、福建漳州和廣東太平嶺核電項目已核準開工。核電已迎復蘇期,2019年下半年項目開工加速。
2019年,我國在運核電機組共47臺,分別位于8個沿海省份的13個核電基地中,運行裝機容量達到4875萬千瓦,位居世界第三,占全國總裝機容量的2.5%左右。截止2020年12月底,我國在運核電機組48臺,總裝機容量4988萬千瓦。
趨勢一:機組密集投產,三代核電商運拉開帷幕。我國至今有9臺機組相繼投產,容量達到1117.4萬千瓦(總裝機達到4698.1萬千瓦),其中包括AP1000全球首堆三門核電站1號機組。此次投產機組多采用三代技術,順利運轉初步驗證了其安全性,為規(guī)?;ㄔO打下基礎。
趨勢二:在建機組推進順利。我國已經獲得核準的在建電站有10臺機組,容量為1110.8萬千瓦,其中7臺三代,2臺二代加,1臺四代。在建機組的大部分設備已交貨,進入最后的安裝、調試階段。
趨勢三:兩大運營商增長可期。我國核電商運機組21臺,裝機容量1909.2萬千瓦,在建4臺,容量448.2萬千瓦,在建/商運的比例達23.9%。中廣核電力商運機組23臺,裝機容量2538.9萬千瓦,在建5臺,容量611萬千瓦,在建/商運的比例達25.0%。
我國正在積極解決鈾資源依存度高的問題。核電燃料行業(yè)發(fā)展趨勢指出,國家方面,我國政府加強國際合作,與周邊國家構建合作框架;鼓勵技術升級,利用新技術尋找鈾礦床;構建信息化平臺,建立鈾礦數字化基礎數據庫。企業(yè)方面,篩選全球優(yōu)質鈾資源項目,尋找潛在投資機會;創(chuàng)新升級勘探、開采技術。
若要完成規(guī)劃,未來三年每年需新審批6-8臺機組。 截止目前,我國投運核電機組38臺,共約3690萬千瓦,在建19臺機組,共約2100萬千瓦。在建的19臺機組將有望在2020到2022年之間陸續(xù)投產,預計到2022年在運機組可達5200萬千瓦,與規(guī)劃中要求的5800萬千瓦差距不大,以上便是核電燃料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核電燃料行業(yè)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核電燃料行業(yè)報告匯總》。這里匯聚海量專業(yè)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yè)發(fā)展態(tài)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yè)數據盡在【數據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