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國內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消費市場持續(xù)穩(wěn)步回升。6月份,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5萬億元,同比下降1.8%,連續(xù)4個月降幅收窄,累計收窄18.7個百分點。
隨著零售、餐飲和文旅等市場回暖,國家統(tǒng)計局最新數據也顯示,市場銷售逐步改善,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2256億元,同比下降11.4%,其中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下降1.8%,降幅比5月份收窄1個百分點。
二季度GDP增速由負轉正,實現了3.2%的正增長。各項經濟指標顯著回升。工業(yè)生產端的修復已近乎完成,但相較之下,消費需求端復蘇仍偏慢,成為經濟增長動能的主要拖累,同時也是未來政策的幫扶重點。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撰文分析,制約經濟進一步恢復的最突出問題還是需求不足。如果這一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企業(yè)進一步達產就會面臨較大困難,會遇到銷售困難、資金周轉壓力,繼續(xù)增加周轉和庫存的意愿也不強。
2014-2020年中國快速消費品行業(yè)競爭格局分析及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指出,消費是拉動中國經濟的第一引擎,2019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7.8%。特別在當前海外疫情蔓延、外需疲軟之下,內需更是成為支持中國經濟增長的關鍵。
消費不僅與當前收入有關,還與預期有關。疫情帶來了人們對于未來的不確定性。面對全球疫情的不確定性,我國政府應當在如何管理預期影響投資者和民眾的信心方面多做工作,以減小由疫情的不確定性所帶來的延期消費的影響。
盡管近兩個月中國消費已經出現反彈態(tài)勢,但結合線上消費數據可以發(fā)現,當前消費反彈仍存在一些“不平衡”特征,低線級城市、部分中西部省份以及低收入群體受疫情沖擊更為明顯,當前消費恢復相對遲緩。
下一步,通過出臺政策扶持措施以穩(wěn)住目前的消費回暖勢頭,同時加大對消費薄弱地區(qū)和低收入人群的定向支持,通過增加轉移支付、金融定向支持以及發(fā)放現金券、消費券等多種方式,提高特定群體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是延續(xù)難能可貴的消費回升勢頭的關鍵。
2020年以來,多部門密集出臺促消費政策,加快內需市場潛力釋放。就在7月15日,國家發(fā)改委等13部門公布了《關于支持新業(yè)態(tài)新模式健康發(fā)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yè)的意見》,鼓勵共享出行、餐飲外賣、團購、在線購藥、共享住宿、文化旅游等領域產品智能化升級和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發(fā)展生活消費新方式,培育線上高端品牌。
消費是經濟穩(wěn)定運行的“壓艙石”。上半年,我國經濟由降轉升、穩(wěn)步復蘇,消費領域逐步回暖但仍然承壓。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世界經濟衰退帶來的外部不確定性,尤其需要激活國內消費大市場,為經濟穩(wěn)步復蘇注入更多新動力。
隨著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xù)向好,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加快推進,居民增加外出活動,“煙火氣”又旺了起來。二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1個百分點,6月份降幅進一步收窄,已連續(xù)四個月改善。但從累計值來看,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仍處下降區(qū)間,消費市場全面恢復仍需加力。
2019年,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近六成。消費,既是當前經濟復蘇的壓力點,也是經濟回升向好的著力點。當前,要更加注重消除供需兩端“溫差”,把長期和短期結合起來,做好擴大內需這篇大文章。
短期來看,要想方設法把被抑制的消費釋放出來。上半年,餐飲收入同比下降32.8%,住宿、電影、旅游等行業(yè)受影響較深。近一段時間,在各項促消費政策的帶動下,從推進家電、汽車消費到打造購物節(jié)、發(fā)放消費券,從低風險地區(qū)電影院將有序恢復營業(yè)到恢復旅行社跨省團隊游,消費市場回暖的積極因素越來越多,市場活力逐步提升。
激活消費市場,也要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疫情“大考”下,以網絡購物為代表的消費新業(yè)態(tài)、新模式逆勢而上。上半年,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4.3%,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同比提高5.6個百分點。當前,要順勢而為促進線上線下融合、“互聯網+社會服務”等新業(yè)態(tài)、新模式發(fā)展,傾力培育消費新增長點。
長期來看,要用改革的辦法更大釋放消費潛力。要順應消費升級大趨勢,全面提升國產商品和服務競爭力,豐富優(yōu)質消費品供給。同時,要多措并舉穩(wěn)就業(yè)、增收入,讓老百姓“錢袋子”鼓起來,讓消費“跑起來”。此外,要全面營造放心消費環(huán)境,強化市場秩序監(jiān)管,打通消費領域的堵點痛點。
本文來源:報告大廳
本文地址:http://158dcq.cn/info/102718.html